1)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个人的舞台_重生之征战岁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山城重庆暗流涌动,日本人放了一把火之后,躲在后面看热闹,花大把的银子,收买一些无良文人和败类,再火上浇油,重庆国府那些恨不得唐秋离跌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大员们,闻风而动,纷纷兴风作浪,有的更是赤膊上阵。

  在搞垮唐秋离这一点上,日本人和重庆国府某些高官们,出奇的默契,蒋委员长稳坐黄山官邸,不是冷眼而是欣喜的看着重庆搅起的风雨,唐秋离身败名裂,沦为千夫所指的汉奸,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。

  这也是蒋委员长最喜欢的方式,比直接干掉唐秋离更理想,他手下那些骄兵悍将们,也挑不出国府的毛病,这是民众的意愿,即便是再强权的人物,也不能忽略民众的呼声,你唐秋离兵马再多,也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巴。

  所以,今天的监察院质询会议,可以说是在蒋委员长的授意下召开的,而这位开头炮的老先生,是被蒙在鼓里当了枪使,能让一位纯粹的文人,提出这样专业的军事问题,背后使手脚的人,没少在老先生身上下工夫。

  对于这样的问题,唐秋离可以否认,也可以辩解,问题是,这位老先生是他所敬重的人,其做人的风骨,很符合唐秋离的口味,再者说,对一位不懂军事的文人,辩解军事上的问题,他自己都没有信心说服这位倔强的老先生,还会纠缠在细节问题中无法自拔。

  “老先生,一句话,力所不逮,东北关东军拥有百万之众,经营东北数十年,可谓根深蒂固,而我独立师在东北之兵力,不过区区二十余万人,能稳固辽西锦州一带,已属不易,求毕其功于一役,是强人所难。”

  “当然,我独立师在东北的部队,可以拼死一搏,尽量收复过多的国土,可一旦关东军倾其全力攻击,我军在东北只有全军覆没的命运,届时,不但辽西不保,日寇还会趁机攻占山海关,挥兵华北乃至平津地区,若如此,华北、平津地区将再次沦陷,若失去了北方屏障,则河南乃至中原一带,老先生认为还可以保得住吗?”唐秋离语气清朗,侃侃而谈,老先生几十岁的人生阅历,在谈到军事问题上,与唐秋离相比,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,他的思维已经不由自主的跟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转,不由得摇摇头,实则已经认同了唐秋离的看法。

  唐秋离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敬意,又多了一层,老先生何尝不是如此,面前这位年轻人,其翩翩风度,首先得到了一身风骨的老先生的认同,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将军形象,那些国府的将军们,不是赳赳武夫,就是奸诈狡猾之辈,用在抵抗倭寇的精力和心思,不及四处钻营、升官发财的百分之一。

  想要依靠他们驱除倭寇,难上加难,既然老先生没有反对自己的说法,唐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t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