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_三国佳人收集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蔡邕缓缓伸手接过李易递来的书卷,心里却是无力吐槽。

  这书卷肯定是李易找了人代笔,然后用来博取名声,所以,质量应该不会太差。

  可蒙学用的文章岂是说换就换的?

  蒙学的文章简单不假,但其中要考虑的种种实在太多了,多到让人想想就感觉到头痛的地步。

  别说李易不知从哪找来的代笔了,即便是蔡邕这样的大儒也不敢乱动啊,否则一个不慎,哪出出了疏漏,就要被全天下的读书人一齐嘲笑了。

  之前蔡邕想认识一下那个代笔,是存了点拨的心思,现在却是已经熄了那个念头,无他,这等文章也敢写,太过不知天高地厚。

  蔡邕心里哀叹了一声,李易这人很聪敏不假,但是行事上完全无从琢磨,原本自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,可看看他现在要做的,怕是会被全天下的读书人耻笑,自己要是陷进去,怕是一世英名尽毁,还是找办法尽早脱身吧……

  不过,自己已经给李易写了那么多东西,许多关系已经说不清了,真的能脱身么?

  蔡邕有些忧愁的展开书卷,入目是一列列非常工整的小字,虽然比不上所谓的大家风范,但也是绝对上乘了。

  心里默默转过“卿本佳人奈何做贼”的念头,蔡邕随后哑然失笑,自己不也是个“代笔”么?

  生平头一遭,带着无数乱七八糟的念头开始看手中的文章,然而很快,蔡邕脸上淡淡的,自嘲的笑容就开始变得凝固,然后“脱落”,同时,口中还情不自禁的低声念叨着什么。

  与蔡邕熟悉的人都知道,这是蔡邕读书非常入神时才有的模样。

  黄承彦虽然不知蔡邕习惯,但也看得出蔡邕的表情很认真,完全不像是伸手接东西时那么敷衍,不禁心中好奇,李易给蔡邕看的究竟是什么?

  与蔡邕不同,黄承彦与李易接触多了,知道李易身边并没有什么人代笔,郭嘉虽然文采不错,但也写不出洛神赋,所以黄承彦一直都认为那是李易自己写出来的。

  至于说李易的气质不太符合,这就更好解释了,非常人行非常事,岂是凡人能够猜测的?

  黄承彦开始给自己闺女使眼色,叫她给自己一点提示,可黄月英双目低垂,小脸严肃,对亲爹的暗示完全就是视若无睹,生动的演义了一幕什么叫胳膊肘往外拐。

  黄承彦无语,正打算开口问李易,就听见蔡邕忽然“啊”了一声,然后叫道:“怎么这就没了,剩下的呢!”

  蔡邕对着书卷连瞪了好几眼,甚至还翻过去看看,好像下面藏有东西一般。

  确认了背面没有字,蔡邕再次急切道:“襄侯,后面的呢?”

  说着,蔡邕自动就将目光移到了黄月英手里剩下的书卷上。

  李易嘴角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,道:“蔡中郎莫急,此文名为‘三字经’,是我特为孩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t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