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百二十六章 耧车_三国新马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由筒车带来的思想迸发,马超脑中闪现了不少古代农耕器具的杰出代表。筛选一遍之后,马超认为,有两种工具是可以用在雍州明年的农耕事业上的。

  “入长安之前,某观农场当中,播种作物种子,居然还是最原始的手播。难道,这个时代,还没有耧车吗?”

  事实上,如今马氏的兵工厂的范畴,已经不仅仅是兵械制造。更实际一些说,这个兵工厂已经是马家的科研中心,无论是军事上的、农业上的、甚至是政治涉及到的一些建设,都由兵工厂进行研发制造。

  在马家农场、兵工厂、牧场、商铺这些马氏产业当中,马超始终将兵工厂放在第一位。因为他知道,科技永远是推动社会生产的第一要素。

  “耧车?”郑浑先是一愣,后接口说道:“可是武帝时期,赵过做耧,予代田法,增产旱田的耧车?”

  “不错,也正是崔寔《正论》上面就提到过的、一天可播种六百六十七公亩的利器,名曰耧车。”说到这里,马超脸色有些沉重,盯着郑浑缓缓说道:“武帝至现在,不过两百年,这利器不会也消失了吧?”

  郑浑羞愧无言,只是默默点了点头。而马超看到郑浑这神情,也是深深叹了一口气:他猛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,那就是传承。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智慧,可又有多少智慧的光辉湮灭在战乱的铁蹄之下,每一次中华的社会发展到极致,都会遇到战乱来袭。

  战乱这个恶魔,用铁蹄、马刀还有鲜血肆意的蹂躏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民族。中华民族善于从废墟上建立华厦,这是它的骄傲,也是它的悲哀。因为善于创造的民族却不善于固守,上苍之主就在它最辉煌的时候,又让战乱来侵夺它的一切。中华民族文明智慧如同韭菜被一茬一茬的割,每割一次,它就得从头再来,每割一次,先人的智慧财富就被伤害一次。珍贵的书籍被当作引火之物,奇巧的农具就此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。

  马超甚至不用思考,就知道耧车的失传与王莽篡政有直接的联系。因为,他太了解战乱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了。

  “耧车只需一个曲架,几把犁刀,以及几个用于播种的种腿足矣。如此简易而有效的器具,为何兵工厂没有提议恢复?”耧车的原理,非常简单,几乎可以说它根本没有原理。只是靠着犁铧的力度和人力畜力的速度,来进行种子的耕种而已。而听了郑浑的解释之后,马超知道他有些错怪郑浑了。

  “主公,非是某等没有想到这点,而是恢复耧车容易,但推广应用却需要主公来办。那些时日,您又在长安,所以,报呈交道门下省审核后,您还没有责令中书省拿出切实的推广法令.......”郑浑这人,有些热心官场,但这同时也是他的优点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t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